https://shweiya.com

网络公关处理 - 公安机关网络舆情管理的问题与

网络公关处理:论述网络公关传播手段,网络新媒体环境下企业公关案例,网络时代,公关策略新变化。

海尔企业网络公关摘 要 随着现代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计算机的普及,我国迈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在信息时代背景下,难以分辨网络中散布的各种涉警网络舆情的真伪,对公安机关的形象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新媒体环境下,涉警网络舆情作为影响公安机关形象、引发社会思考的舆论力量,受到政府及公安机关的关注。因此,本文认为探索如何积极应对与引导涉警网络舆情的健康发展,对于维护社会的平稳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论述网络公关传播手段关键词 新媒体 涉警 网络舆情

网络公关处理

网络公关处理 - 论述网络公关传播手段

网络公关处理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立项课题 “公安机关网络舆情管理的问题与对策”(课题编号:L16DFX001)。

网络新媒体环境下企业公关案例

网络新媒体环境下企业公关案例

网络新媒体环境下企业公关案例作者简介:刘洋,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

河北承德网络公关公司招聘中图分类号:D6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2.229

163网络公关团队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阶段,各种风险因素对于社会的平稳发展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造成社会恐慌和秩序冲突。信息时代为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风险。各级公安机关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且由于互联网具备即时、公开、共享的特征,是人们发布和获得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其中也有不少不良分子企图利用网络操控舆论。

网络时代,公关策略新变化警察作为管理社会治安的主要群体,经常登上各种媒体的头条,部分涉警不实信息成为不良分子炒作的热点,公众缺乏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容易引发各种社会群体事件。

一、涉警网络舆情的内涵

舆情是指在特定的社会时期,围绕重大社会实践的发生、进展和变化,人民群众对国家管理阶层产生的看法与态度。有学者认为舆情是指个人及群众在特定历史阶段时期对自身关系以及关系自身利益的公共事务所持的态度和意见 。网络舆情是指通过人们在特定事件的影响下利用互联网传播自身的态度和意见,其拥有的力量是巨大的,若无法有效引导和控制,对社会组织造成一定的影响 。

涉警网络舆情就是人民群众通过互联网表达自身对涉及警方事件及问题的态度和意见,简而言之就是涉及公安机关的社会舆论。涉警网络舆情对警方工作的展开、社会秩序的稳定都有较大的影响。由于公安机关性质以及工作的特殊性,人们会关注涉警网络舆情,但是在鉴别真伪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使得公安机关的形象受损。

二、涉警网络舆情的特点

(一)突发性

警察是管理社会治安的主要机构,每天都需要处理大量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事件,且事件处理方式要贯彻公平公正的原则,每一个事件、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引发网络舆论,若没有妥善处理好,就可能成为不良分子炒作的机会,且这种事件出现之前往往没有任何特征 。例如2015年4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报道,报道指出一位北京市民在办理出境旅游手续时,将自己的母亲填为紧急联系人,但有关部门却要求他提供证明“你妈是你妈”的相关材料,这篇报道的出现在网上引起热议。5月6日,李克勤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指出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时也就此事展开讨论 。涉警网络舆情具有强大的能力和影响力,在引导社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二)广泛性

相关研究指出,截止至2015年底,我国网民超过6.58亿,网站数量超过362.1万,微博数量超过4亿,互联网普及率超过50%。从中我们能够发现,互联网成为对公众影响较广泛的新媒体,人们对于互联网报以较大的热情,并且在网络中表现出了对国家事务较为关切的态度。2016年5月27号,山西晋城监狱释放一名刑满人员程某某,其有多次违法犯罪记录,先后三次被判有期徒刑 。释放当日,100余名社会人员在监狱外聚集、燃放鞭炮、聚餐。随后当地警方将其以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送入看送所,这本应当是一件正面事件,但由于程某的黑社会背景引来众多网友的猜测,更有网民指责当地警方对黑势力的打击力度较低,部分媒体用暗喻、反讽等方式,明则赞扬,但背地里暗骂当地警方,使得事件持续发酵。当地警方在处理这一事件中坚持依法办事并快速回应了网民的质疑,主动说明,使得事件最终向积极的方向进展 。在面对数量庞大的网民时,各级公安机关必须找准自身的定位,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积极应对网络舆论带给公安机关的压力,从而提高公安机关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地位。

(三)媒体性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时代中信息传播途径多、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涉警网络舆情的出现需要经过记者采访、编辑,运营商通过文字、图像、视频、语音等媒体手段,经由电视、网络、微博等媒介进行传播,并最终通过电脑、手机、电视等途径被用户获取。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人们能够随时随地获取任何网络信息,这种高速度、快节奏的传播方式使得涉警网络舆情的传播更为快捷和灵活 。任何一件小事情,通过网络、微博等工具的传播,就能形成较强的规模效益,并成为地方甚至全国关注的公共事件。

(四)炒作性

涉警网络舆情一向是群众关注的热点,公安机关在工作中的任何不当之处都能成为群众发泄自己心中不满和炒作的机会,尤其是在现代的互联网中。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能够成为人民表达自身观点和宣泄压力的途径,为弱势群体获取社会关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维护社会的公平;另一方面,部分不良分子利用网络传播不实信息、借机炒作涉警网络舆情,将事件的负面影响无限放大,从而操作社会舆论,进而引起公安机关的信任危机,甚至引发民警冲突事件,使得社會秩序受到影响 。

三、新媒体背景下如何做好涉警网络舆情的应对与引导

(一)提高对涉警网络舆情应对与引导的重视

从涉警网络舆情传播过程中可以发现,舆论升级的重要原因是各级公安机关没有充分认识涉警网络舆情的重要性。部分领导对网络的认知水平不高,错误的估计了舆论对群众情绪的影响;部分领导认为涉警网络舆情对公安机关的影响不高,没有重视涉警网络舆情对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社会形象的影响,对涉警网络舆情保持着错误的观念;部分领导由于没有掌握正确引导舆论的方法,当涉警网络舆情出现时没有采取争取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干预;部分领导则认为清者自清,不需要多加解释,甚至认为过段时间事件就会平息下去。因此,在新媒体背景下,要提高领导对涉警网络舆情应对与引导的重视,充分认识涉警网络舆情的作用,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将合理引导涉警网络舆情作为日常管理的一部分。

(二)建立涉警网络舆情引导控制机制

针对涉警网络舆情,公安机关应成立相应的管理小组,通过专人负责管理涉警网络舆情的引导和应对。管理机构则对涉警网络舆情引导工作进行统一调度,例如制定涉警网络舆情处理方法、成立涉警网络舆情管理部门、确定各部门的职责与义务、涉警网络舆情处理流程系统化和规范化。以弘扬科学发展观、主导涉警网络舆情为目的,选择舆情管理人员为引导者,通过官方网站或官方微博收集网民的意见,跟踪报道时事新闻。例如微博大V江宁公安在线,其是南京市公安局江宁分局的官方微博,其主要通过发布相关时事新闻、解答网友的提问、说明不实事件的真相,其以幽默风趣的风格和平易近人的态度获得了众多网友的支持,截止至2016年12月已有近200万粉丝,且被网友们戏称为“江宁婆婆”。

(三)规范自身的行为

从社会发展来看,由于涉警网络舆情内容及对象的特殊性,使得人们对涉警网络舆情的关注远高于其他事件,网民对涉警网络舆情的关注力和敏感性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衰弱。网民对其的关注可能从事件开始后直至妥善处理后,仍旧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例如前些年发生的“我爸是李刚”事件,这一事件一经报道后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甚至成为当年流行语,乃至今时今日,仍有不少人用这一事件进行调侃和讽刺。从近些年出现的涉警网络舆情来看,除了负面的报道外,也有不少积极的事件。2016年6月2日,河南省郑州市一位中年女性不幸坠楼身亡,这件事情一经出现,引起了众多记者的关注,有一位记者为了获取第一手资料,强行拍照时被警方制止,且警方要求其删除拍摄照片遭拒,后经警方强制删除。该事件引起众多媒体记者的指责,他们批判公安机关不应当阻拦记者的正当监督权,且通过媒体、微博、公众平台对警方制造舆论压力,逼迫警方向其道歉。但舆论走向出乎意料,大多数网友表示支持警方的做法,且不少知名大V对记者撰文动机提出质疑,并对这种所谓的监督权进行了谴责。当经警方对突发事件进行正确处理且信息披露充分时,网民对于公安机关及警方的做法大多表示支持,这种积极影响也能促使社会组织出现转变。

因此,公安机关要从规范自身的行为出发,转变群众对警方的看法,共同构建和谐的社会。

据有关调查表面,我国2015年讨论度超过10万次的涉警网络舆情超过585件,仅2015年上半年就有305件。在这样的新媒体环境下,需要引起各级公安机关的高度重视,提前做好准备,全面把握涉警网络舆情的风向,做好涉警舆情的引导与应对,消除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化解群众的误解,推动民警和谐关系的构建,从而推动和谐社会的共同发展。信息来源:法制与社会

注释:

于飞.涉警網络舆情对现实公安工作的负面影响及其治理对策——兼对庆安枪击事件网络舆情的思考.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5,28(11).29-32.

雷雅敏.创新社会管理背景下涉警网络舆情危机处置探析.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4, 24(1).155-160.

马国兰.新形势下涉警网络舆情良性发展的对策研究.法制与社会.2015,34(12).164- 167.

宋琳琳、段相君.涉警网络舆情传播与警察形象保卫策略研究.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5,28(1).15-17.

李根、胡越.基于网民心理的涉警网络舆情疏导策略研究.法制与社会.2016,31(24).203-204.

王楠.虚拟社会管理创新视野下的涉警网络舆情管控.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2(3).67-70.

徐海晋、朱宏.刍议新媒体环境下涉警网络舆情危机的处置策略.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14,32(5).56-58.

林华瑜.社会治理视角下涉警网络舆情的治理研究.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6,29(4).92-98.

来源:【网络公关处理】-网络公关处理 - 公安机关网络舆情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分类:网络公关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